摘 要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老人问题将不再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家庭提供老年福利功能弱化的同时,老人福利社会化也就成了必然。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由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的物质和社会服务。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大多享有一定的社会福利保障,生活因而相对稳定和舒适,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老年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他们的老年生活得不到相应的保障。由于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总数急剧增加对社会福利的需求日益增多,而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福利政策还不成熟。因此,急需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
关键词:社会福利;人口老龄化;福利政策;
引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与中国进入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问题是未来家庭小型化越来越明显,和老年人养老和家庭帮助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这是迫切需要加快社会养老的过程,但中国现在是“社会养老”,使老年人福利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完善老龄社会福利政策,加快发展老龄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福利改革的首要重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首要问题,我国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将给我国社会和自然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老年人口的规模和增长是非常突出的。
(二)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这一人口老化与中国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直接相关,因此人口老龄化进程先于经济发展。在20个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中有7% 的人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但是中国正在进入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00美元的老龄化国家,中国在老龄化之前并不富裕,当我们进入人口老化,养老金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因为大量老年人的消费者,他们的财富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
(三)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的迁徙率相对国外来说极低,地区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老龄化程度差异也较大。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1]。
二、我国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老年福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下,对处在特殊困境下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扶养人的孤寡老人,和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无力照顾的老人提供供养,医疗,健康,娱乐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一)目前,我国老年社会福利覆盖面小,面对人多服务少的矛盾
............
三.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应对措施
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国家必须调整社会政策,承担福利政策建设的责任,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实现资源整合,通过国家政策机制、资源分配与调整,最大限度地加强社会福利。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老年人社会福利建设,应当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对象、增加服务内容、明确责任承担、扩大覆盖范围等路径,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首先,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期间,中国根据基本国情,基本建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老化相适应、以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以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公共救助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针对这个发展目标,我们针对老年人社会福利提出以下几个应对措施:
(一).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建设
............
结语:人口老龄化不是一个暂时现象,而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也是所有年龄组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虽然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向合理的人口结构发展的必然阶段,但人口老化较快或老龄化程度较高,可能会超出现有社会经济的承载能力,不能适应一定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从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它,主动应对它,降低成本。从基地到上层建筑,我们需要制定措施,提高我们处理人口老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