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服务

《基础汉语40课》与《发展汉语·初级综合》 练习题对比研究

  • 论文价格:******
  • 用途: 毕业论文
  • 作者:admin
  • 点击次数:
  • 论文字数:16897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3-04
  • 来源:学术论文网
TAGS:
摘要:练习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能够给教师提供教学 反馈。因此,开展教材练习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以《基础汉语 40 课》与《发展汉语·初级综合》这两套 教材的练习题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要素、言语技能以及练习方式三个角度出发,比较两套教材练习题 的题量以及题型。在练习题量上,笔者统计了两套教材各要素、技能、练习方式的题量以及总题量,发现 两套教材对于练习题量的重视,并得出练习题量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育目的来综合考虑。在练习题型 上,笔者对比了两套教材的共有题型以及特有题型,发现在特有题型的设计上都具有创新性。

关键词:初级;综合教材;练习题;《基础汉语 40 课》;《发展汉语·初级综合》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不断地提高与发展。对于汉语教材   的研究,学者们也在不断地探索。而对于教材练习题的研究,近些年来才逐渐增多。刘珣   (2000)从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出发,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这四个基本阶段。练习则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练习可以很好地实现从教师的输   入转向学生的输出。赵金铭(1998)曾强调,“把教材练习编写的质量作为对外汉语教材评   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础汉语 40 课》与《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以下分别简称“《基础》”和“《发展》”) 作为零起点的汉语教材,使用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教材编排上,《基础》分上、 下两册,每册 20 课,每 5 课为一个单元,共 8 个单元;《发展》分Ⅰ、Ⅱ两册,其中Ⅰ册  30 课, Ⅱ册 25 课。两套教材每课结束后均附带有练习题。此次研究旨在比较两套教材的练  习题在题量以及题型上的异同。

在练习题的分类上,杨寄洲(2003)曾提出把教材练习项目的设计安排分为语言知识的 理解、记忆练习,语言技能的练习以及语用练习三个层面。本文基于这种编排的框架,分别 从两套教材的语言要素、言语技能、练习方式等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一、语言要素的题量与题型对比研究

(一)语言要素练习题的计量标准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统一以小题为单位计算题量。填空类型的题均以每空一题来计算, 例如:“选词填空”、“模仿例子组词”、“填反义词”等。问答类型的题均以每问一题来计算, 例如:“看图回答问题”、“完成对话”、“改写句子”等。以“选词填空”为例:
 
 

图中共设置了 6 个空,则计为 6 道练习题。本文以这个方法来统计两套教材的题量。对 于不能按照此方法统计的习题,其统计方法如下:

(1)两套教材中均出现了“声调练习”这类题,每一个完整的语音练习为一题。如图 2,计为 6 题。


 
(2)对于连线类的练习题,每一对搭配为一题。如图 3,计为 9 题。
  
 
 
(3)在《发展》中出现了关于汉字的练习,如图 4,共涉及 8 个汉字,则计为 8 题。
 
 
  
(4)针对两套教材中涉及到多种要素的练习题,统计到哪个要素就计为一次,多个要 素则多次统计。如图 5,分别在词汇、语法、汉字部分各计为 7 题。
 
 
 
(二)语言要素的题量与题型统计情况说明
 
首先我们就语音、语法、词汇、汉字各要素的题量占比进行分析说明,结果如下:
  
表 1 两套教材的语音、语法、词汇、汉字分项题量统计表
 
项目
教材
  语音 词汇 语法 汉字
 
《基础》
题量 987 2449 1282 3333
占比 12% 31% 16% 41%
 
《发展》
题量 654 1647 1215 2221
占比 11% 29% 21% 39%

由表 1 可知,两套教材练习题的各要素占比分布不均。汉字部分的题量占比均最多,分 别为 41%和39%;语音部分的占比均最少,分别为 12%和 11%;语法部分的占比相差较大,分 别为 16%和 21%。

(三)语言要素的题量与题型分析
 
1.语音练习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想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先学会该语言的发音。学习者通过语音练 习可以更好地掌握语音,因此,语音练习题的题量编排至关重要。《基础》上下两册已明确 划分为 8 个单元。《发展》虽未明确划分,但编者在教材前言部分提到,每 5 课结束之后设 置一个语言点小结,所以笔者在统计题量时以每 5 课为一个单元,两册共计 11 个单元。统 计如下:
 
 
 从题量上看,《基础》多于《发展》,语音占比分别为 12%和 11%。由图 6 可知,《基础》 的语音练习主要集中在第一单元,到了第二单元直线下降,中间出现了中断现象,仅在下册 的第六单元进行了简单练习。而《发展》的语音练习起伏波动较小,练习量从第一单元到第 四单元逐渐递增,第五单元之后开始下降,中间未出现中断现象。
从题型上看,两套教材这部分的练习题型均为“声调练习”、“写出对应拼音”等,题型 较为单调。两套教材在课后习题部分均设置有“听录音标出声调或拼音”这类题,以此来检 验学生学习语音的准确性。

2.词汇练习
 
两套教材的词汇题量占比分别为 31%和 29%。造成两套教材练习量大的原因是设计“选 词填空”这类题时,选择词语的个数较多,比如在《基础》中,一道选词填空的词语可达 30 个。尤其是在下册,每课关于词汇的习题可达 5 道。反观《发展》,虽然题量占比较大, 但每课关于词汇的习题控制在 3 道左右。
从题型上看,两套教材的词汇练习主要集中于“选词填空”这类题,分别设置有“选动 词”、“选择形容词”、“填量词”等。《基础》在编排时,设计了“选出一个不同类的词”这 种题,可以帮助初学者对词语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类。而《发展》设计了“把下面左边的词语和右边对词语的解释连线”这种题,该题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一些新词的词义,起到积累词 汇的作用。

3.语法练习
 
由表 1 可知,两套教材在该部分的题量占比相差较大,分别为 16%和 21%。造成《发展》 题量占比较大的原因,除了该教材的总课数多于《基础》,特有题型也较多,比如“情景表  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答 ”、“把左右两边的内容连成句子”等。表明该教材对于语法练  习是较为重视的。

在题型上,两套教材的共有题型大约有 20 种,主要是“问答”类题型,例如:“完成下 列对话”、“改写下列句子”、“看图回答问题”等。考虑到学习者在学习虚词时存在的困难, 两套教材的习题均设计有“在合适的地方加‘了 ’或‘的’”这种题型。在特有题型上,《基 础》中设计了“改错”这类题来巩固语法知识,《发展》中并未涉及到语法改错题,但设计 了“仿写句子”这类题。可见, 在该部分两套教材的共有题型均较多,特有题型均较少。

4.汉字练习
 
对世界上大多数使用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来说,像汉字这种表意文字,即每个方块字基本 上记录一个单音节语素的文字,是一套完全陌生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初学者学习汉字时 会感到困难。本文认为在教材练习中离不开书写汉字,比如:完成句子、组词、改错等习题, 除了涉及到语法、词汇练习,也都认为是练习汉字的习题。因此汉字的题量占比位居第一, 分别 41%和 39%。但两套教材在该部分均有不足,即单独练习汉字的题型很少,主要为“填 上合适的汉字”、“组字游戏”等。《发展》的特别之处在于设计了“根据所给的偏旁写出汉 字”这一题型,考虑到多数汉字是形声字,部首与部件关系密切。《基础》并未涉及该类型 的习题。

(四)小结
 
总的来说,在语音部分,两套教材的题量占比相对合理,但题型较为单调,学生长时间 机械地练习发音,很难激起进一步学习汉语的兴趣。所以语音练习一方面是要不断地练习, 另一方面是要增加趣味性。在词汇部分,“选词填空”这类题的优点在于让学习者更好地掌 握各类词汇的用法,缺点在于缺少多样性。故而笔者认为该类题要有,但不宜过多。在语法 部分,学习者面对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汉语语法,会感到头疼。但两套教材共有题型的设计是 比较完善的,只不过在特有题型上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题型,让学习者多思考。在汉 字部分,笔者发现这两套教材最大的弊端就是单独的汉字练习未得到加强,所以这部分可以 增加关于汉字笔画、笔顺、偏旁类型的习题,比如“改错字”、“辨别形体相近的汉字”、“偏 旁归类”等。
 
 二、言语技能的题量与题型对比研究

(一)言语技能练习题的计量标准
 
在言语技能部分,各技能的练习题仍以小题为单位。例如:“听录音选择正确的音节” 练习以一个选择为一题;“阅读短文”以问题数量来计数。以“听录音选择正确的音节”为  例:共计为 7 题。
 
 
 
对于不能按照此方法统计的习题,其统计方法如下:
 
(1)两套教材中写作技能的题量统计则更多的以一个话题或任务为单位,无论涉及到 多少词语或语法,都按照整个话题或任务来计数。如图 8,计为 1 题。
 

 
(2)在《基础》中阅读练习涉及到“朗读古诗”或“绕口令”等题型,以一次完整的 练习为单位。如图 9,计为 1 题。
 

 
(3)针对两套教材中涉及到多种技能的练习题,统计到哪个技能就计为一次,多种技
 
能则多次统计。如图 9,分别在口语、写作部分各计为 1 题。
 
 
  
(二)言语技能的题量与题型统计情况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吕叔湘(1963)说 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刘珣(2000)也说:“语言课首先是 技能课、工具课”。而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

首先我们就听、说、读、写各技能题量的占比进行分析说明,结果如下:
 
表 2 两套教材听、说、读、写各技能分项题量统计表
 
项目
教材
 
 
《基础》
题量 426 4136 1218 766
占比 7% 62% 19% 12%
 
《发展》
题量 96 2447 972 761
占比 2% 57% 23% 18%

从表 2 可知,从横向看,两套教材在言语技能的编排上,说和读占优势,听和写占比最 小。其中听力部分的题量占比分别为 7%和 2%,口语练习的占比最多,分别为 62%和 57%。从 纵向看,《基础》的听和说题量占比比《发展》多,《发展》的读和写题量占比比《基础》多。

(三)言语技能的题量与题型分析
 
1.听力练习
 
《发展》的单元划分说明同前文。听力练习统计如下:
 
 
 
由表 2 可知,两套教材的听力占比分别为 7%和 2%。通过比较可知,《基础》的练习量在 第一单元最多,而后逐渐递减,听力练习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单元。《发展》的听力练习在第 一单元并未涉及,只持续了三个单元,往后不再出现,且练习量远低于《基础》。
从题型上看,两套教材在该部分的练习均通过“听录音”来训练听力,题型主要为 “听 写句子”、“听读辨调”等,题型种类较少。因此,可以增加听力练习的比重。

2.口语练习

 
  
口语练习作为语言学习重要的输出途径,两套教材的题量占比分别为 62%和 57%。从图 11 可知,两套教材的口语练习循序渐进,均在下册(II)最多。导致《基础》下册题量大 的原因在于相比上册,增加了课后习题的量。表明编者非常注重锻炼学习者的口语技能。

在题型上,《基础》中有很多半开放性的题型,比如:“说说下面的房间怎么样”、“下列 各种礼物送给谁”、“角色扮演”等。这些题型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在《发展》中也编排有 “说说你家或者宿舍周围的环境”、“制作一个同学通讯录”等题型。但比起前者,题型略显 单调。
 
3.阅读练习
 
两套教材中这部分的占比分别为 19%和 23%,两者题量占比相差不多,仅差 4%。虽然《发 展》题量占比大,但是该部分的题型并没有《基础》丰富。除了共有题型“阅读语句或短文”, 在特有题型上,《基础》中设计了“朗读古诗”、“绕口令”等题型,《发展》中设计了“猜谜 语”题,但并未涉及到朗读类题型。

4.写作练习
 
对于初学者来说,写作练习要求较高,因此该技能的练习不宜安排过多,学习过程也需 要循序渐进。两套教材关于写作练习的占比分别为 12%和 18%,两者相差 6%,表明《发展》 对于写作技能的明显侧重。从题型上看,两套教材主要为“对话类”题型、“开放性”题型 也较多,比如:“介绍你们国家的节日”、“制作同学通讯录”等。《发展》相较于《基础》, “互动性”的题型更加丰富,比如:“写出你的爱好”、“根据周末安排填写表格”等。

(四)小结
 
在日常会话中,正确接收他人信息的前提就是要听懂。因此听力练习必不可少。学习者   只通过听录音或听写句子,会产生倦怠。因此可以穿插游戏“传声筒”,让第一个人听完传   给下一个人,以此类推,最后一个人猜出答案。这样的游戏使学生对于听力练习不用一直保   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能调动起积极性。两套教材在阅读和口语上,设计了很多互动性的题型,  加强了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只不过阅读练习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朗读比赛”、“书籍分享会” 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定要控制   好题量。写作技能的训练非一日之功,需要学习者不断地练习。
 
三、练习方式的题量与题型对比研究

(一)各练习方式的习题计量标准
 
各练习方式的习题仍以小题为单位。在两套教材中,机械性练习的习题主要为“听录音 标出声调”、“听写音节”等题型。有意义练习的习题主要为“完成句子”、“选词填空”等题 型。沿用同前文一样的填空以及问答类的题统计方式。

(1)在《基础》中出现了“朗读”题,采用以一次完整的练习为单位的统计方式。如 图 13,计为 1 题。
 
 
  
(2)对于交际性练习,习题主要采用以一个话题或任务为单位的统计方式。如图 14, 计为 1 题。
 
 
 
(二)各练习方式的题量与题型统计情况说明
 
首先我们就机械性练习、有意义练习、交际性练习的题量占比以及题型进行分析,结果 如下:

表 3 两套教材各练习方式分项题量统计表
 
项目
教材
  机械性练习 有意义联系 交际性练习
 
《基础》
题量 962 4841 1024
占比 14% 71% 15%
 
《发展》
题量 879 2745 1302
占比 18% 56% 26%
 
 
 4 两套教材练习方式题型总表
 
  教材 题型种类
共有题型 特有题型 总量
 
机 械 性 练 习  
《基础》
听录音标出声调、听写音节、听录 音给下列对话标注拼音、辨音、看 拼音写汉字等。 朗读下面这首诗、用形容词 的重叠式填空、绕口令等。  
 
18
 
 
 
《发展》
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辨别每组汉 字并写出拼音、读出下列数字、请 在练习本上书写下列汉字、听读辨 调等。 读出下面的时间、说出日 期、把下面左边的词语与右 边对词语的解释连线等。  
 
17
有 意 义 练 习  
 
 
 
 
 
 
 
 
《基础》
看图写句子、选词填空、模仿例子 组词、词语搭配、把括号内的词语 放在合适的位置、用所给词语完成 句子、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根 据会话选择正确的答案、向同学提 问并记下答案等。 改错、阅读课文并填表、用 下列词语复述课文、说说下 面的房间怎么样、两人一组 用所给词语进行会话、找不 同、讨论问题、说一说下列 各种礼物送给谁、请你介绍 一下你们国家的节日、角色 扮演、心理小测验等。  
 
 
 
 
 
 
 
 
70
 
 
 
 
 
 
《发展》
给多音字组词、选词填空、写出反 义词、模仿例子组词、填写汉字并 组词、看图说一说、用下列词语提 问、看图说话并写下来、对话练习 等。 怎样跟他们打招呼、朗读课 文并仿写、指出汉字相同的 部分并说说是什么意思、说 出日期、你还知道哪些中国 人?请说出他们的姓和名 字、说说你家或者宿舍周围 的环境、猜谜语、阅读短文 等。  
 
 
 
 
 
 
 
 
72
  
交 际 性 练 习  
 
 
 
 
 
 
 
 
《基础》
看图写句子、完成下列对话、用所 给词语完成句子、向同学提问并记 下答案、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等。 说一说下面的房间怎么样、 两人一组用所给词语进行 会话、游戏、找不同、说一 说下列各种礼物送给谁、请 你介绍一下你们国家的节 日、角色扮演、设计活动方 案、介绍一位朋友国家的情 况等。  
 
 
 
 
 
 
 
 
16
 
 
 
 
 
 
《发展》
怎样跟他们打招呼、看图回答问 题、改写下面的句子、看图说一说、 看图说话并写下来、问答练习、情 景表达等。 游戏:看谁说的好、指出汉 字相同的部分并说说是什 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中国 人?请说出他们的姓和名 字、说说你家或者宿舍周围 的环境、制作一个同学通讯 录、说一说并写一写、走出 课堂,拓展学习等。  
 
 
 
 
 
 
 
 
41

从表 3 可知,两套教材均以有意义练习为主,题量占比分别为 71%和 56%。在《发展》 中,机械性和交际性练习的占比分别为 18%和36%,而《基础》分别为 14%和 15%。可见在《发 展》中, 这三种练习方式的题量占比相对均衡,而《基础》的练习方式占比相对失衡。从表 4 可知,有意义练习的题型种类最为丰富。总体来看,两套教材的特有题型,最为多样。具 体分析如下:

(三)各练习方式的题量与题型分析
 
1.机械性练习
 
机械性练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模仿、重复来掌握语言结构形式的练习。这种练习方式的优 点在于记忆准确,不易出现错误;缺点在于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
《发展》的单元划分同前文。具体数据如下:
 
 
  
该练习方式的题量占比分别为 14%和 18%。从每单元的分布来看,机械性练习一直在持 续。但在《基础》中,机械性练习主要集中在第一单元,练习题量过于集中,往后直线下降, 只在第六单元出现小幅上升。而《发展》中每单元的练习量相差较小,学习者不用在某一阶 段长时间练习一种方式。

在两套教材有限的题量中,题型主要为“给汉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朗读”等。 在《基础》中涉及到了“绕口令”的题型,而《发展》中缺少该题型。

2.有意义练习
 
有意义练习是指学习者在机械性练习掌握语言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需要对答案进行思  考、选择的练习。从表 3 可知,有意义练习的占比分别为 71%和 56%,两者相差 15%。造成  占比相差较大的原因在于《基础》中相似题型在每课中的重复出现以及题量较大,比如:“选  词填空”、“完成对话”、“根据所给的词语完成句子”等。这部分的题型种类分别为 70 和 72  种,种类较多,可以满足初学者的需求。两套教材在题型上,各有创新之处,比如:《基础》 中的“心理小测验”,《发展》中的“猜谜语”等,都很好地调动起学习者的积极性。

3.交际性练习
 
交际性练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所学知识在所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进行运用,让学生真正 的掌握课堂内容,并能达到语言交际目的的练习方式。两套教材在该部分的题量占比分别为 15%和 26%,题型种类分别有 16 和 41 种。可见《发展》的编排者更注重交际性练习。对于 初学者而言,交际性练习难度较大,应控制好题量。在《基础》中涉及到了“角色扮演”以 及“设计活动方案”等题型,可以促进学生间的配合。在《发展》中则设计了“制作一个同 学通讯录”、“走出课堂,拓展学习”等题型,使学生在课堂基础之上,更有灵活度。

(四)小结
 
机械性练习虽然识记数量有限,但准确率高,所以这类题的编排应该在控制好题量的前 提下,不断地重复来巩固知识。因此可以改善机械性练习的过程十分重要。有意义练习是教 材编排中的主体,使学习者在已识记的知识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具体用法。因此这部分应 该适当减少相似题型在一课中的重复练习,可适当增加一些游戏式的题型,让学生更加积极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针对交际性练习,该方式要求学习者调动各种知识与技能来完成交 际任务,而两套教材的题型已经体现了很强的互动性。但《基础》在该部分的题量较少,应 该增加比重。
 
四、结语

本文选取了在初级阶段使用人数较多的综合教材《基础》与《发展》进行对比。全文通 过运用对比、统计、分析等方法,比较两套教材练习题的异同。笔者共分了三个部分进行论 述,每一部分都先说明统计标准,而后针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小结。

首先,语言要素练习题的分析结果显示,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练习要循环往复, 题型也要多样化,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词汇作为建筑材料,要控制好 “选词填 空”的题量。如何让学习者有意义地识记词语,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语法练习方面, 两套教材的题量以及题型编排是较为合理的,重点在于让学习者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语法。 汉字部分要多增加单独练习,这是两套教材都未做到的地方。

其次,言语技能练习题的分析结果显示,听力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两套教材在 该部分的题量较少,且题型单一。口语与阅读两者密不可分,两者的编排重点在于要让学习 者主动去说和读。写作练习除了题型要多样化,还要注意到习题的难度。两套教材虽然都包 含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但是欠缺翻译技能的练习,所以应增加翻译语句或者片段的 题型。

最后,练习方式的习题编排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减少枯燥无聊的单一 练习。尤其是交际性练习,要体现其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何一套教材的练习都尤为重要。吕必松(1993)曾指出:“练习是第二语言教材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部教材练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练习题的 编排要兼顾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这就决定了练习题的编写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打 磨,广泛研究。由于本人研究水平的局限,此次教材练习题的对比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 日后会继续学习,进一步投身到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研究上来。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
[2]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58-61 .
[3]杨寄洲.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54-59.
[4]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J].文字改革,1963,(4):4-5.
[5]吉美诗.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交际性操练[J].环球人文地理,2014 ,(7X) :161.
[6]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 [J].世界汉语教学, 1993 ,11(3):34-35.
[7]柳琴.基础阶段汉语综合课教材练习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何双.初级阶段综合教材练习的对比研究—以《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9]刘肖.中级汉语综合课教材《发展汉语》与《博雅汉语》的练习题对比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21.
[10]蒋阳.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练习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