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服务

基于因果分析法及帕累托分析法的校园共享 电动车出行风险研究 ——以华南 A 大学为例

  • 论文价格:******
  • 用途: 毕业论文
  • 作者:admin
  • 点击次数:
  • 论文字数:6975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3-05
  • 来源:学术论文网
TAGS:
摘要:共享电动车进校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相应的出行事故数量也大幅上升。校园安全建设是校园 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华南 A 大作为个案,首先从“人、物、环境、管理 ”风险管理四维度出发, 通过因果分析法和帕累托分析法识别校园共享电动车出行事故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而根据实证结论提出针 对性的优化建议:一是在驾驶人层面,驾驶人须通过加强监管、做好时间管理等方法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 通过驾驶技能考试提升驾驶技术;二是在环境层面,可以修缮增设减速带、增强路基适雨性;三是在管理 层面,须做好灵活调度等工作。本次研究还基于预调研情况对电动车维度的风险因素进一步讨论,并指出 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未来其他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共享电动车;校园风险管理;因果分析法;帕累托分析法
 

 
一、引言
 
近年来,共享电动车以其操作方便、出行效率高、节能减排等优势,逐渐被许多高校青 睐和引进。华南 A 大是一所占地面积和学生数量均庞大的高校,便捷出行的电动车已经成为 了校内人员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 自共享电动车投放以来,驾驶意外事件层出不穷, 校医院接收因驾驶共享电动车而意外受伤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因此,共享电动车出行安全 是学校安全建设的重要课题。

2016 年以来, 以“校园电动车 ”、“校园共享电动车管理 ”等为相关主题的研究呈现 总体增长的趋势。研究者大多以个案为研究场域[1-2] ,首先分析个案的交通环境,其次分析 校园电动车出行和使用的隐患诸如人车混行[3] 、车辆乱停乱放[4]等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改 进措施。各类隐患因素中,电动车爆炸[5]并引起火灾等问题受到较多的关注。然而目前以校 园电动车管理为主题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大部分研究基于定性研究方法展开,缺乏 定量方法的应用,致使研究结果受主观性影响较大;二是电动车治理涉及复杂的利益相关者、 意外事故肇因多元,而管理者的精力有限,难以根据已有的研究决策出应对措施的优先性, 即在电动车治理层面,研究应当明确什么是“重要且紧急 ”的事情;三是已有的研究缺乏与 其他适用度高的专业理论的结合,校园交通安全是风险管理、应急管理[6]的重要课题[5] , 尚 未有相关研究应用相关的危机管理理论。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风险管理为理论基础,借用风险管理“人、物、环境、管理 ” 四维度,首先通过因果分析法厘清驾驶电动车的风险因素,展现清晰具体的风险成因脉络;  其次通过帕累托图,找出关键风险因素并作出显著性排序,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   和实操性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指运用不重叠的原则将所有风险因素罗列出来,并将这些因素分层、分类 予以展示,画成形似鱼刺的图,因此又被称为“鱼刺图(Fishbone Diagram)[9] ”。在“鱼 刺图 ”中,第一级即主干是导致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第二级是影响该主干的主要因素,以 此类推能够细化风险成因,是解决复杂定性问题的重要工具,因其有效性广泛应用于风险研 究领域[7]。

(二)帕累托分析法

帕累托分析法源自帕累托准则,其中帕累托准则又被称为“二八定律 ”,该理论认为在 一个系统中,关键重要的因子只占少数(约 20%),而大部分因子是无关紧要的[8] 。因此在 解决问题时,必须要把握少数的关键因子,这种思想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方法 论的指导。帕累托图(Pareto chart)和帕累托准则一脉相承,是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安全 隐患、不足之处、改进项目按照对完成目标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 从而使决策者能够迅速明晰地判断关键的风险因素。

三、实证分析
 
(一)因果分析法——共享电动车出行风险因素识别

本文以“人、电动车、环境、管理 ”风险管理四个维度绘制因果分析图,通过组内头脑 风暴和大范围预调研的方法得出鱼骨图(如图 1)。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一级的形成因素可 能有无数个,但是必须要筛选出其中主要的因素作为“下一骨 ”。


 
图 1 共享电动风险识别“鱼骨图 ”
 
 
(二)帕累托分析法——共享电动车出行风险因素显著性分析
 
1.问卷调查

(1)测量工具

基于因果分析法得出的“鱼骨图 ”,本文将最低一级原因进行抽取,并通过李克特五级 量表编制《华南 A 大共享电动车出行情况调查》 问卷(表 1 仅列出部分问卷题目)。

表 1 华南 A 大共享电动车出行情况调查问卷(部分)
 
维度 问卷题目
大骨 中骨 小骨
驾驶人 驾驶技术 不熟练 缺乏培 训 您认为缺乏培训对驾驶电动车产生风险的显著性
如何?A.非常显著 B.很显著 C.一般 D.不显著 E.非常不显著
管理 电动车堵 塞 调度不 足 您认为调度不足对驾驶电动车产生风险的显著性
如何?A.非常显著 B.很显著 C.一般 D.不显著 E.非常不显著

(2) 问卷信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 Cronbach's α 系数来分析信度, 运用 SPSS20 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 示各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 0. 7 ~ 0. 9 之间,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检 验方面,采用KMO 和Bartlett's 检验,最终检验值为 0.73,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3)数据情况

共收集 302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 290 份。大一至大四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份数分别 为 65、73、92、40、20 份。其中使用共享电动车频率(每周 1-2 次及以上)较高的人数占 比高达 70.6%,由此可见共享电动车的安全问题涉及群体范围较广,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帕累托图

(1)共享电动车出行风险因素重要性统计表

本文对“非常显著 ”到“非常不显著 ”5 个选项进行赋分,“非常显著 ”对应 5 分,“非  常不显著 ”对应 1 分,以此类推。通过加权累加计算得出每一个项目的显著性分数,将得分  不足 10 分的项目归于“其他 ”,进而制作出《华南 A 大共享电动车风险因素重要性统计表》 (如表 2),并制作华南 A 大共享电动车风险因素重要性帕累托分析图(如图 2)。
 
表 2 华南 A 大共享电动车风险因素重要性统计表
 
风险因素 显著性得分 占比 累计百分比
驾驶习惯不佳 194 17.28% 17.28%
驾驶意识不够集中 150 13.36% 30.63%
减速带设置不合理 110 9.80% 40.43%
路面积水湿滑 100 8.90% 49.33%
电动车停放区域设置不合理 89 7.93% 57.26%
停车不规范 73 6.50% 63.76%
驾驶电动车的经验不足 70 6.23% 69.99%
电动车堵塞道路 50 4.45% 74.44%
路面坑洼不平 47 4.19% 78.63%
车轮防滑性不足 45 4.01% 82.64%
制动性能较差 45 4.01% 86.64%
电动车转向灵活度不够 40 3.56% 90.20%
电动车缺乏伞架雨天出行不便 30 2.67% 92.88%
其他 80 7.12% 100.00%
合计 1123 100.00% —— 

其中帕累托图有左、右 2 个纵坐标,左侧为共享电动出行风险的显著性得分,右侧为累 计百分比,横坐标是各类风险因素,在图上方描出相应的数据并连接形成一条由左至右逐步 上升的帕累托图曲线。沿图右侧纵坐标 80%与90%两处分别画出与横坐标平行的横线, 将图 分为 A、B、C3 个区域:0~80%区间为主要因素 (A 类) ,80%~90%区间为次要因素 (B 类) , 90%~100%区间为一般因素 (C 类)[9-10]。

(2)共享电动车出行风险因素显著性帕累托分析图
 
 
 
图 2 华南 A 大共享电动车风险因素重要性帕累托分析图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因果分析法和帕累托分析法的实证结果分析可知:在华南 A 大共享电动车出行的风 险因素中,主要因素为驾驶习惯不佳、驾驶意识不够集中、减速带设置不合理、路面积水湿 滑、电动车停放区域设置不合理、停车不规范、驾驶电动车的经验不足;次要因素为电动车 堵塞道路、路面坑洼不平、车轮防滑性不足;一般因素为制动性能较差、电动车转向灵活度 不够、电动车缺乏伞架雨天出行不便。

(二)对策建议
 
1.驾驶人维度

从帕累托分析图可知,共享电动车出行风险人为因素包括使用者的驾驶习惯不佳、驾驶 意识不够集中、驾驶经验不足、停车不规范等,是所有风险因素中占比最多的一个维度,基 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1)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

一是加强监管。上下课高峰时,学校可以在各危险路段增设保安或志愿者,维护交通秩 序,并对违规驾驶、乱停乱放共享电动车的学生进行警告批评。二是通过文创活动的方式,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安全骑行和文明停放的知识,制作创意作品如制作安全驾驶科普视频、宣 传手册,并开展安全驾驶知识竞赛,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善学生对安全出行的认知。三是做好 时间管理。根据预调研结果本文发现,许多驾驶人因为没有预留相应的时间、着急赶课、踩 点上学而不注意控制车速、不规范骑行。因此,驾驶人需要做好规划,加强流程和时间管理, 才能从容出行,安全出行。

(2)提升驾驶技术

一是培训宣传。保卫处和共享电动车运营商应定期在校园内开展安全骑行宣讲,介绍电 动车的结构和功能,普及交通规则和安全事项,说明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二是开展驾驶 资格考试。规定驾驶者必须掌握一定的交通规则和驾驶电动车的能力,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 出行。三是开设新手学习区域。在校内划定新手学习区域,招募有驾驶经验的志愿者陪同学 习或者在旁监管。

2.环境维度

在环境维度层面,共享电动车的主要风险因素主要有减速带设置不合理、路面积水湿滑 两点。因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

(1)修缮增设现有减速带

大部分现有减速带高度设置不合理,一旦电动车和过高的减速带迎面相撞会使电动车颠 簸幅度过大,影响骑行安全,并且当电动车后座位有人时,还会进一步加剧减速带和车辆之 间的阻力。同时,某些减速带的颜色和道路相似,在夜晚昏暗的情况下,骑行者难以察觉且 无法提前预判减速带的位置而刹车,从而造成安全意外的发生。然而轿车也是校内部分人员的出行工具,因此原有的减速带应该被保留,但应对其进行改进完善或增设配备电动车出行 的减速带。

(2)增强路基适雨性

由于 A 校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大风大雨天气多,必须要增强路基适应雨天的机能。一是 加强路面排水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地下水管道,在路边种植植被,在路侧合理设置高低坡(不 影响安全驾驶的情况之下)、小渠道等措施加强路面排水能力,防止积水。二是增加避雨棚。 增设避雨棚必须充分考虑使用材料的质量,避免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材料损坏掉落从而造成人 员受伤。此外,还需做好成本控制,在某些容易积水的路段设置雨棚。

3.管理维度

车辆乱停乱放必须要通过管理维度进行解决,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可行建议。

(1)提高调度频率

共享电动车运营商应提高定期检查车辆电池电量和是否损坏情况的频率,及时对损坏的 车辆进行维修,补充安全性能完好的电动车,使校内共享电动车数量能保持在有效供给的状 态。可以用大数据技术在终端远程统计各个校区电动车的存量、余电不足的电动车数量,出 现故障需要维修的电动车也应该通过智能系统被远程报告到终端上,进而使得运营商对共享 电动车的回收处理效率加快。

(2)合理规划停车区域

一是尽可能将停车点设在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等学生易于停车的地方。二是提高停车 点定位的精准度,预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共享电动车即使已经停在划定的停车区域,但是小 程序却仍然显示违规停车,从而导致学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寻找合适的停车位,甚至出现 了一些学生索性直接丢在道路上的情况。 三是在各个停车区域安排志愿者,对学生正确停 放车辆的情况进行监督。

五、进一步讨论与不足之处
 
(一)进一步讨论——电动车维度

虽然电动车的硬件条件并不是该校共享电动车出行的主要风险因素,但预调研结果显示 电动车性能尚存在需要优化和完善之处。

1.改进硬件配置

根据调研结果,电动车的硬件设计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层面:减少坐垫面积或增加后座 的设计、提高电动车的刹车性能、增大车轮的宽度以增强减震效果、增加轮胎花纹以提高防 滑能力。

2.嵌入智能系统

一是灵活调整共享电动车允许租借的电量余额阈值。目前 A 校租借共享电动车有最低电 量限制(20%),一旦电量余额低于该值则无法被租借。然而 20%的余电能够满足学生完成 短途出行需要,但因为租借共享电动车最低电量的限制,加上调度不周等原因,校园道路上 常常挤满了还有部分余电、足以支撑学生出行的电动车,加剧了道路的拥挤问题。因此可以灵活调整共享电动车的租借门槛,在共享电动车内嵌入智能系统,该系统可在手机端设定起 点和终点,如果共享电动车的剩余电量满足两者间的骑行距离且完成后仍留有一定调整电 量,那么即便电量余额不足 20%也可以被租借。二是可以利用智能系统中的 GPS 定位功能知 悉路面的车辆情况和人流量,为共享电动车骑行规划一条适合出行、风险系数较低的路线, 并且可以提供语音导航功能,辅助驾驶人安全驾驶。三是智能系统可以设置“新手 ”模式或 “熟练 ”模式,前者模式下,智能系统将强制性提供车速控制、路线规划、语音导航等功能。
 
(二)不足之处

在共享电动车进校园的大趋势下,本文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且本研究采用的综合分 析方法使对策建议具有可行性。但本文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抽样方法不够科学,本文采用 滚雪球抽样法,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总体情况,未来研究可以使用更加科学全面的抽样方法, 加大样本量,获取可信度更高的数据。二是共享电动车除了安全出行问题以外,还伴随着自 燃、爆炸等其他灾害,本文仅对前者进行了分析,未来还应完善校内共享电动车的安全使用 研究,使得该研究问题更加系统化、整体化。
 


参考文献

[1] 张黎,曹蕊. 高校学生社区电动车治理初探——以清华大学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 2018, (8): 31-32.
[2] 赵驰,张珺茹,樊旭祥. 校园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现状及系统优化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J]. 物流工程 与管理, 2018, 40(1): 149-151.
[3] 姜元刚,胡瑞丽.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 高校后勤研 究, 2018, (1): 42-44, 36.
[4] 石莹. 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 2019, (11): 49-51.
[5] 周法超,光健. 高校电动自行车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 电池工业, 2021, 25(4): 205-208.
[6] 高小平,彭涛. 学校应急管理:特点、机制和策略[J].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9): 13-17.
[7] 刘蕤,余佳琪. 在线医疗社区中医生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 SEM 与 fsQCA 方法[J]. 情 报科学, 2022, 40(3): 45-54, 62.
[8] 李波,姜黎,吴倪,等. 帕累托图+鱼骨图分析法在管理重点监控药品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药 学杂志, 2018, 38(17): 1837-1840.
[9] 曹畅,文晓丽,林文华,等. 应用鱼骨图及帕累托图进行 2621 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 药学实践杂志, 2018, 36(1): 88-92.
[10] 罗宜美,黄胜延,曹式有. 改进鱼骨图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 工业工程, 2007, (2): 138-141.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