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服务

老年腹腔镜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 论文价格:******
  • 用途: 毕业论文
  • 作者:admin
  • 点击次数:
  • 论文字数:637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3-16
  • 来源:学术论文网
TAGS: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并发症与情绪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干预组(n=50)。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管理;针对干预组患者予以针对性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及焦虑抑郁情绪指标变化,对比管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气管插管、切皮时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更高(P<0.05);干预组患者气管插管时心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干预组患者术中气管插管、切皮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指标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手术后寒颤、血压水平异常、低氧血症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相对更低,且干预组术后整体并发症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麻醉苏醒后干预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进行针对性麻醉管理可改善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情绪状态,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该麻醉管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实施价值。

关键词】老年腹腔镜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临床价值



    腹腔镜手术是一类创伤性较小、疗效良好且用途广泛的术式,在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逐渐被用于替代常规开放性手术,此类术式已成为当前临床的首选术式[1-2]。然而,对于老年患者群体,由于其心肺等各脏器功能的不断退化,受手术刺激、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可导致其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性受影响,进而增加患者手术风险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麻醉用药的难度[3]。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对于医患双方而言均存在较大顾虑[4]。针对此类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主要以探讨针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并发症与情绪状态的影响作用,旨在为临床优化针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提供参考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干预组(n=50)。对照组纳入患者男女比为31:19,患者年龄分布61~74(65.31±3.22)岁,手术类型包括肝胆手术22例、直肠手术20例、其他8例,手术时长(150.33±41.72)min,患者ASA分级Ⅰ级30例、Ⅱ级20例;干预组纳入患者男女比为33:17,患者年龄分布61~76(65.40±3.15)岁,手术类型包括肝胆手术24例、直肠手术19例、其他7例,手术时长(147.68±40.15)min,患者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22例。纳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研究对比可行。

1.2纳排标准

    纳入患者年龄均>60岁,且患者入院后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均于腹腔镜手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3研究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管理,麻醉师在对患者术前访视中,做好对患者的麻醉风险评估,同时告知其于术前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在进行手术麻醉中,需动态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其麻醉药物维持术中麻醉效果;且术后需配合护送患者安返病房[5]

    针对干预组患者予以针对性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

(1)针对性术前访视管理: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要求麻醉师需详细审阅病历资料,了解患者各项基础疾病、既往手术史、当前病情状况以及即将进行的手术类型,对患者可能存在的麻醉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2)术前心理准备:多数老年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前常存在负性情绪,且易受情绪影响导致其丧失对手术治疗成功的信心,因此,在术前需做好对患者的手术心理干预,使患者了解手术麻醉过程,针对其存在疑问进行解答,协助其消除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并建立医患安全感与信任感,以提高手术安全性。(3)术前其他评估与准备:术前需对患者气道进行评估,包括对其口腔、牙齿以及颈部活动度等进行评估,了解其是否有困难气道,同时评估其全身情况,了解其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状况,是否存在贫血或需要进行术前输血等。若发现术前患者血压、血糖等相关指标异常,可要求其推迟进行腹腔镜手术。此外,根据患者术前评估结果,为其制定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案,如针对肝胆手术患者予以胸段硬膜外麻醉,降低术中对患者心血管影响;针对直肠手术患者,予以小剂量芬太尼结合布比卡因椎管内阻滞麻醉,以减少患者康复时间。在进行麻醉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准备术中急救药品,便于随时应对突发情况。(4)针对合并症的准备与手术过程处理:针对术前发现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予以降压药,持续至术晨,在麻醉过程中,控制血压控制在正常血压水平的±20%。针对术前近3个月发生心绞痛等冠心病相关症状患者,术前常规予以心脏彩超、ECG及冠脉造影检查,冠心病药物持续用药至术晨。术中加强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监测,维持麻醉深度,并控制患者心率<90次/min,严密监测其心电图ST段、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尽量维持患者心肌氧供需的平衡性,必要时予以患者硝酸酯类药物以缓解其冠脉痉挛;针对合并呼吸系疾病患者,术前需充分做好戒烟、呼吸功能锻炼指导,予以雾化吸入或支气管扩张药物等呼吸道准备。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维持其气道通畅性,并及时清理其气道内分泌物,必要时予以患者药物以抑制其气道分泌物产生,密切监测患者SPO2、PetCO2以及气道压力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各项呼吸参数。针对糖尿病患者,术前需维持患者血糖指标稳定,在术中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指标,确保术中血糖水平<11.1mmol/L,并避免发生低血糖症状。(5)术中麻醉管理:术中需做好患者血压、心率及容量管理,组织灌注的正常需依赖血压水平的平稳性,故术中需维持血压处于术前的基线水平;同时维持术中心肌氧供需的平衡,避免因术中心率、血压水平升高而导致心肌耗氧量的增加,避免引发心律失常。针对术中容量的管理需采取个体化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根据患者术中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出入量以及胶体渗透压情况,指导进行补液,并避免容量输注负荷。老年患者常见伴肺功能障碍,故术中麻醉管理需做好患者的呼吸管理,每隔30-60min监测其血气分析,并在术中及时协助调整患者呼吸参数。老年患者因其体温调节功能出现衰退,导致在术中麻醉后易发生低体温症状,因此,在术中需做好患者的体温管理,通过调节室温,予以液体输液加温仪加温液体以及主动予以加温温毯仪以维持体温稳定。此外,在术中需监测患者麻醉深度,注意避免麻醉程度的过深、过浅,及时调节对患者术中异丙酚的使用剂量,使麻醉深度维持在50~60水平,以改善患者的中、长期预后。由于当前临床常用气腹气源是CO2,对患者进行CO2气腹易导致其腹内压的升高,促使膈肌上抬,并增加气道阻力,导致肺顺应性降低;CO2的吸收过多易导致其发生血管扩张、高碳酸血症以及代谢增加等,故需做好患者术中气腹管理。(6)麻醉苏醒管理:待患者手术完成及术中麻醉药物停用以后,需注意观察患者苏醒期状况,待其苏醒后并护送其安返病房。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代谢相对缓慢,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且术后合并症多;患者接受全麻术后更易发生术后低温、血压升高以及苏醒延迟等情况,且以苏醒躁动、寒战等,故应提高室内温度,对患者进行1有效保暖,并及时监测其动脉血气、血糖等指标,术后予以其多模式镇痛管理,避免发生烦躁等术后不良反应;老年患者术中全麻后易引发呼吸道梗阻,故对其拔管时间应当延后,待其完全清醒及肌力恢复后方可予以其拔除气管导管干预,待拔管后需迅速协助其保持低枕侧卧位,予以高流量面罩吸氧干预,并协助患者保持觉醒的状态。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及焦虑抑郁情绪指标变化,对比管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情况。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应用SAS、SD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该量表以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相对越高。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针对计数数据以百分率形式描述,并行卡方值检验;针对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描述,并行t值检验;数据比较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围手术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组患者术中气管插管、切皮时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更高(P<0.05);干预组患者气管插管时心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干预组患者术中气管插管、切皮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指标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气管插管、切皮时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与手术前相比显著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气管插管时心率水平相比手术前显著更高(P<0.05)。见下表1。

表1-围手术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指标水平比较
 
分组 指标 手术前 术中气管插管 术中切皮 停药后
干预组 收缩压 135.31±8.09 135.08±10.23* 129.03±8.55* 119.02±8.42
  舒张压 80.13±7.76 85.22±7.05* 80.22±7.14* 75.66±7.16
  心率(次) 80.26±6.15 73.35±6.17* 77.59±5.27* 77.12±5.02
对照组 收缩压 135.77±9.41 107.15±12.17 102.42±9.41 115.16±8.89
  舒张压 78.92±7.53 63.02±5.98 64.13±6.08 75.26±7.17
  心率(次) 81.20±6.69 94.11±5.24 79.18±6.27 75.12±5.59

*相比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手术后寒颤、血压水平异常、低氧血症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相对更低,且干预组术后整体并发症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见下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分组 寒颤 血压水平异常 低氧血症 缺血性心脏病 总发生率
干预组 1(2.00) 4(8.00) 1(2.00) 0(0.00) 6(12.00)
对照组 6(12.00) 11(22.00) 7(14.00) 4(8.00) 28(56.00)
χ²值         21.569
P         <0.05

2.3两组患者麻醉前后情绪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SAS、SDS量表评分结果对比均无统计意义(P>0.05);麻醉苏醒后干预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更低(P<0.05)。见下表3。

表3-两组患者麻醉前后情绪状况比较
 
    SAS评分 SDS评分
分组 n 麻醉前 苏醒后 麻醉前 苏醒后
干预组 50 55.03±4.16 43.19±4.02 56.12±4.19 42.07±3.92
对照组 50 55.19±4.22 51.26±4.17 56.19±4.21 51.33±4.15
t值   0.191 9.852 0.083 11.470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逐渐以替代开放性手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腹腔镜手术具创伤性小、手术时长较短、术中出血量少且痛苦较小等多种特点,故腹腔镜手术更被人们广泛的接受[6-7]。而腹腔镜手术虽属于微创术式,但此类术式对于麻醉的要求具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若围术期麻醉管理不当,则不仅影响患者手术正常进行,甚至可能导致不良预后[8]。因此,临床上应当加强对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以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性,提高临床疗效及加快术后恢复。临床上针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对患者的病情及手术评估、麻醉方案制定、术中麻醉药物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其管理目的在于保证围术期麻醉的安全性,以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对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尽管腹腔镜手术创伤性较小、安全性高,但由于患者年龄较高,其机体内各脏器功能退化等,导致患者对术中麻醉、腹腔镜手术应激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有必要加强予以老年腹腔镜患者针对性围术期麻醉管理,以提高对患者围术期麻醉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本研究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管理;针对干预组患者予以针对性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中气管插管、切皮时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更高,干预组患者气管插管时心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同时,干预组患者术中气管插管、切皮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指标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还提示,干预组患者手术后寒颤、血压水平异常、低氧血症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相对更低,且干预组术后整体并发症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麻醉苏醒后干预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更低。研究表明,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予以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措施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并改善情绪状态,该管理方法可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进行针对性麻醉管理可改善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情绪状态,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该麻醉管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 和战荣. 强化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作用研究[J]. 健康之友, 2019, 000(003):185.
[2] 张彩玲, 陈伟元. 超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麻醉处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7(10):55-56.
[3] 邱飞梅, 卢君. 加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 2015(22):4.
[4] 王永梅.加强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患者快速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15):70-72.
[5] 刘欢, 安龙. 心脏瓣膜病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围术期管理[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34):2.
[6] 黄晶, 王萍. 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017):4842-4843.
[7] 宋宗斌, 王锷, 张加强,等. 高龄患者腹腔镜肝脏肿物切除术麻醉与围术期管理[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 41(1):4.
[8] 仲崇琳, 徐军美, 嵇富海,等. 超高龄患者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 41(11):4.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