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服务

试析钢琴练习的 心理状态和练琴方法

  • 论文价格:******
  • 用途: 本科论文
  • 作者:学术论文网
  • 点击次数:
  • 论文字数:7808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2-07-21
  • 来源:学术论文网
论文摘要
  
钢琴演奏的艺术领域是丰富多彩的,要想把钢琴演奏的淋漓尽致,使钢琴流入听众的心田,必须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路程,只有科学、正确的演奏方法才能使琴声优美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弹琴并不是仅仅手指在弹,而是要全身心再参与。所以科学的练琴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练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练琴方法,心理状态,钢琴演奏,学习者 ,循序渐进,艺术。


 
引  言
 
老师,我好紧张忘谱了怎么办?我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这是在演奏中大多数学生不能完全放松身心的去诠释音乐,并且感觉不到自己演奏的效果,这种心理状态形成除了先天的紧张性格外,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练琴方法。弹钢琴必须讲究方法,科学、正确的弹奏方法,使琴声优美动听,富有穿透力,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要想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持之以恒,需要在练琴过程中,不断改正错误,克服困难.弹琴并不仅仅是手指在弹,而是全身心在参与.所以我认为,科学的练琴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练琴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练琴方法和弹琴的心理状态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当我们以非常诚挚的态度专心而又细心的练习一首作品时,同时也要为自己设计一种练习的方法,这样才能够以正确的练习方法完成作品,因为我们已经对作品了如指掌,演奏时就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演奏出的旋律优美动听,弹琴不仅仅是手指在弹,而是要全身心的投入,所以科学的练琴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缺一不可,而流淌出琴我合一的境界。
 
一、琴我合一

钢琴是所有乐器中最能表达音乐语言的乐器之王,它有宽阔的音域和多彩的音色,由演奏者的演奏来传递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因此演奏者是赋予钢琴生命力的人,比起其他乐器,钢琴的庞大构造常使演奏者望而生畏,更别提和钢琴亲密与共。于是,如何体会钢琴为自己身体的延伸,而在弹奏时能全心全意、全神贯注的和钢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演奏者最值得探讨的重要的课题。
 
(一)从擦琴开始

如果学生们在上课或演奏中总感觉琴是琴,我是我,键盘的黑白高低音都分不清,这时候不要气馁,可以不防试着从擦琴开始体会琴我合一的感觉。每次在练琴前先培养一下情绪,然后充满爱心的擦拭你所面对的钢琴,从琴键开始擦拭。擦一个键做一次深呼吸,一定要吸到丹田再慢慢的吐出。同时用耳朵聆听一下这个键的音高,然后下一个键。最后钢琴擦得干干净净,想像它就是你自己美丽的面容。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于钢琴学习来说,方法问题尤为重要.钢琴的技巧性极强,比起其他专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花费相同时间的前提下,每个人的练琴收效却是不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练琴方法和练琴习惯是否正确.

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提高练琴质量和效率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与演奏经验,为今后进入钢琴学习深邃大门的学子们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资料和经验,让他们能够利用最有效的练琴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练琴效率,以更高超的技巧和更完美的表现力进行钢琴演奏。

擦完琴身端坐在钢琴前,上半身放松并微闭双眼,平心静气的做丹田呼吸。吐气的时候在脑海里将钢琴缩小入怀,反复做几次。虽然这只是小小的动作,但只要肯用心,琴我合一的感觉就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二)意念集中在指端

指端是弹奏的人和钢琴之间最亲密接触的一个部位。钢琴所传达的音乐语言能否清晰生动的演奏,自己的意念是否专心的流淌在指端,能自如的发挥各个变化音色的功能。演奏时之所以发挥失误,大多数是因为指端无力承受重量驾驭键盘所产生的后果。

俄国钢琴教育家亨利·涅高兹(1888-1964)认为:对于好的钢琴家来说,手和键盘完全是互相依存的!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意念集中所训练出来的手指,才能深稳准确的演奏键盘而发挥钢琴的威力。 钢琴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盖房要打好地基,学习也要打好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因此,基本功是否扎实是关系到钢琴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不当的弹奏方法会导致动作的僵硬,甚至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半途而废;忽视基本练习的弹奏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走弯路,造成即使花费成倍的时间和精力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后果.

基本练习包括:五指练习、音阶琶音、双音八度、和弦等等。
 
意念集中的训练必须要存在于任何练习中,在最初的手指独立练习就要开始,演奏时应该专注的控制指端迅速触键的质量,在音阶的练习中迅速同时落指和抬指的动作,必须由意念来带动起来。由最基本的手指动作来要求自己,大约一个月左右,意念集中的习惯就能逐渐建立起来。
      
(三)让身体的内力传入指端 

指端和背部之间包括腕和掌关节是弹奏钢琴的能量输送带,由于钢琴作品的多样化使这个输送带必须灵活的在键盘上畅行以达成传送能量的任务,完全自然的放松则是首要条件。

正确的弹奏要领是指端有力,同时肩背腕掌放松,就是将指端和肩背腕看做不同的部位,但一般学生很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他们有时弹奏往往会产生互相牵制的状态,比如指端有力时,手臂就很僵硬,肩背腕放松了,指端就 会没有力量。
 
放松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身心状态,要理解体会放松的感觉,可以通过一些容易理解的实际体验来启发。例如: 首先可以在键盘上高举双臂用力敲下去,再试一次高举双臂放松的落下,让学生辨别两次声音的质量和差异。

体会一下你用力的推沙发,再来一次完全不用力的落向沙发,仔细观察哪一次陷得比较深?
 
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愿意用心深切体会放松状态的感觉来拥抱钢琴,亲近钢琴。

 二、揭开乐谱之门

 作曲家将音乐构思在乐谱之中,虽然当时受限于乐器性能和演奏技巧, 但我们却可以超越时空的阻隔,从乐谱中寻找作曲家内心世界用更丰富的音乐 诠释作曲家的音乐理念,再由优美生动的演奏传达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读谱、解谱、背谱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工作。

(一)掌握乐谱中的布局

音乐是一门难以捉摸的时间艺术,演奏者必须很理智的掌握音乐的结构,一些学生练习曲子总是机械的将手指练熟,但是一到演奏时就无法做到安稳流畅,可能错一个音就惊慌失措无法正常的演奏。
        
舒曼曾指出,学音乐必须训练自己,在乐谱纸上也能了然于心。读谱的训练是由循序渐进逐层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时间投资。

(二)做自己的乐谱

读谱时用铅笔或彩笔画出是自己一目了然的文字或记号,例如:

1.   曲式结构的分段名称以文字标记好。

2.  重要的和声级数或功能的名称,主题以箭头或括弧提示或用彩笔画出,用大小英文字母表示调性。
     
3.  用圈或线条来标示作曲家在谱上的速度、音量及感情的变化,用勾号标出分句点。

(三)先背再练
 
这是在初学时必须养成的习惯,从简单的小曲子做起,一个音一句的将谱背在脑海里再动手练习。背诵内容可以先透过读谱或视奏了解乐曲的整体构架,避免依赖唱片或录音,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以乐句为单位,先背和声再仔细地分声部或分手背,然后扩充到乐段以至全曲。比较一下在调性、和声、节奏上的细微差异,加强自己的记忆哦。
 
三、远离盲目的练习 

在音乐的领域里任何技巧的训练都是要透过感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以感觉为出发点的练习才能完成音乐的重现。如果一个人历经苦练仍然无法清晰自然的诠释音乐,那要看自己练琴的态度和方法是否存在问题。

(一)保持身心放松

在忙碌的课业压力下,学生要每天挤出二到四小时练琴,这时会身心都处于紧张疲惫的状态,无法集中精神做有效率的练习,这时可以用五分钟的时间作做擦琴调息的功课。心情平静之后,再做五分钟放松肌肉的动作,然后闭目养神,这样练琴的效果会更好。弹钢琴必须讲究科学,正确的弹奏方法,使琴声优美动听,富有穿透力,给人美的享受.但是,要想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需要学生在练琴过程中,不断改正错误,克服困难.弹琴并不仅仅是手指在弹,而是全身心地参与.所以我认为,科学的练琴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练琴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练琴对于弹钢琴的人来说,无论他学琴时间长短,只要坐在钢琴前,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们在练习过程中常常会处于复杂的精神和情绪之中而感到乱糟糟的,无数的决定和遇思使我们分心。这时候不妨先停下来。倾听-下自己内心的声音 ,先问问自己:“我现在想干什么?"

比如:你不想从最难部分开始,或是对一个棘手的段落反复练习五遍、十遍甚至几十遍,或是不想按照原来的练琴顺序继续下去,也可能是想再练个不同的作品等。清楚内心真实的需要后,你还可以再问问自己:“现在我对什么感兴趣? ” 或许你这会儿觉得想去练练比较抒情的段落, 或者想视一个新谱子 ,或者更想来处理一个细节的地方..

总之,当你停下来花费几分钟的时间来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再去做的时候,你会觉得你的练习会有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无疑是激发你练琴情绪的一剂良药,因为保持住你的兴趣,练起琴来才会有新鲜感和创造力。每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一段时间或是某一 天根本不想练琴。 但是又明白自己必须得去练,当这种情绪出现的时候.不必太难为自己,可以放弃眼前的计划。稍作休整。

因为带着这种情绪练琴,在人的心理上常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迟缓、反应速度低。甚至出现情绪躁动、厌烦、倦怠,这时适当的休息,会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练琴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遭遇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需要自身及时地控制和调节。而个良好的心态对于练琴情绪的调控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可能会因学琴太晚而心生自卑。对练琴信心不足;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掌握钢琴演奏技巧而欲速不达;渴望成功却演奏失败:难点总是无法解决等等。这些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并尽力而为,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练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面对什么样的情形,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乐观面对。如果你因学琴太晚而心生自卑,那是你的价值取向太高、希望迅速掌握钢琴演奏技巧而欲速不达.那是你没有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渴望成功却演奏失败. 那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难点总是无法解决,可能与你选择的曲目难度和练琴方法有关。钢琴家霍夫曼曾说过:要诚恳地与兴致勃勃地坚持学习.从你的勤奋,而不是从成就中找到乐趣。

(二)慢练是万灵丹

双手在键盘上飞翔就像婴儿学步一样,必须要小心翼翼的站稳脚步,从慢而小的步伐开始一步一步的练习,直到步伐安全稳定时再迈开脚步走快些,最后才能奔跑跳跃。要建立慢练的习惯,使用节拍器是个很好的方法。优点是: 

1、加强了数细拍的能力。数拍子是表现精确节奏的必要训练哦,使用节拍器使练习更有效率。
 
2、建立掌握速度的能力和信心。速度的诠释因人而异,坚强的能力和信心是掌握快慢自如来驾驭速度的条件。 

3、严格的掌握从慢到快的练习步骤,对自我要求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管制功效。

(三)倾听自己的声音

倾听是在练琴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却常常被学生所忽略。我们发现些技巧很好的学生,竟然不能察觉自己在音质层次上的变化,这都是在练琴中不会结合自己心和耳的结果。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而钢琴音乐就如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 所说:你认为它是一件乐器吗?它是一百件乐器!钢琴是那么的复杂多变,演奏者必须像乐团指挥一样能掌握音高音质的细微差异,而这个功夫就是从倾听的训练能力开始。 

1. 由复音音乐着手练习,用唱的方式分声部背谱,然后弹第一部唱第二声部,再由同样的方式唱其他声部,最后只留一个声部不弹,而用唱代替。 

2.弹奏重要和声仔细倾听,并作移调练习。只弹奏和声进行,然后唱出其旋律。闭眼想谱,用耳朵想象音乐,再弹奏比较一下。 

3.经常担任伴奏或参加室内乐演奏,从合奏中养成倾听的习惯。

(四)拓展深远的想象力 

钢琴的演奏艺术就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演奏者要有感性及知性的想像力才能演奏生动的音乐。然而,能两者兼顾的人很少,也就是说,感性想像力较强的人往往知性想象力相对减弱,反之亦然。两者的差距越大,音乐的表现就越不完美。钢琴演奏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演奏者平时练习的成果要在演奏的一刹那完美地表现出来.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是演奏动机,欲望,情感的表现与记忆,想象,控制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体现.演奏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表演的效果,如何将心灵和身体与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音响效果,一直是钢琴演奏者们追求的目标.  因此才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拓展自己深远的想象力,应是练琴之外的一项重要功课。 

1.阅读人物传记、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在文学与音乐紧密的联系中,启发内在的感受能力。
 
2. 通过对书籍、舞蹈、戏剧等艺术的深入了解,增加对色彩、气氛、结构均衡的掌握能力。

3. 接触大自然可以保持一颗纯净敏感的心,敏锐的接受音乐的律动,而吟唱出自然动人的音乐。

4. 可以掌握管弦乐团各种乐器的音色及特性,在钢琴演奏中以想像其色彩,使音乐更富有层次感。

四、演奏之放松身心

钢琴演奏是乐器演奏中必须由演奏的人面对观众来诠释乐曲。演奏的人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绝对高于其他乐器的演奏者。由于钢琴是和声乐器,因而也提供了在钢琴上演奏多声复调的可能性,这是钢琴显著的特点和特殊的优越性。在音乐的和声和多声进行中,层次的意义之一是要有主次之分,复调的意义则是要使每一个声部的进行都具有清晰的轨迹和独立的意义。在乐队的合唱中,一个人或一种乐器只担任一个声部的演唱或演奏,乐队的层次是由指挥来掌握控制的。而钢琴演奏却要求演奏者独立操作控制全部和声和多声部演奏的层次,这就使得钢琴演奏的“层次”成为一个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训练课题。层次的训练从一开始进入双手的弹奏即需贯入,把它当作基础的重要部分来加以强调,并将其贯穿学习的过程。层次的区分一般地说由两个因素确定即音色和力度。我们可以首先在力度上来做层次的区分。比如旋律部分的演奏为主体,用强或较强的力度来弹奏,用p(较弱或弱)来演奏和声或织体伴奏部分。在做层次训练的时候,可以先以夸张的办法(f,p)练习,有所体会后再做平衡、协调和恰如其分的进一步要求。钢琴演奏是一项高级的、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具体的说就是高级思想与情感表现以及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调节能力很重要,也就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我们已经正确的做好演奏前的练习,上台演出应该是十分自然愉快地自我发挥,神气活现的的自我展现,对于容易发挥失常,情绪失控的学生,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要素: 

1.上台前和演奏中不要想谱,不去想就不会忘谱而紧张。在演奏中,专注于音乐而放下音符,正确的练习已使人琴一体,没有必要担心音符会在手中消失。

2.倾听自己的音乐如同练习时一样,当自己成为听众时,就不会害怕在座的听众。

3.经常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热情的心。如果紧张到无法放松,那就专注于情感面的诠释,也许会有所缺失,但至少不会错误百出,不知所措。 

4.在演奏的前三周,必须完成准备工作,然后每天慢速练习,录音或是让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当听众模拟演出。

5. 紧张时立即深呼吸找回自我。练习,反复的练习,艰苦的练习,不间断地练习不但贯穿于从初学者到钢琴家的成长过程,而且贯穿于一位钢琴家的整个艺术生涯.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旦离开经常不断的练习,钢琴家的手指机能、触键感觉、技术水准立刻就会退化,一直退到“完全不会弹为止”.这对于一位以钢琴为职业的人来说,不但是严峻的,甚至是残酷的.因此,“练琴”成为钢琴家终身不可摆脱的使命,成为他赖以生存的关键.

练琴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着极快视奏能力的人,有着论文范文音乐记忆的人,有着天生柔顺而迅捷的手指机能的人,均可比常人大大地掌握钢琴演奏中的全部的艰深的技巧,但其花出的努力却大致在总量上相等.为了提高练琴效率,就要认真细致地安排好练琴时间.可以制定切实的练琴计划,合理、科学地分配时间.

练琴,要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今天需要练习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标.力求使每天的练习都有所进步.如果每天能有效地练两、三个小时,要比漫无目的地练五六个小时要好得多.

叔本华说过:“平庸的人在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朋友,你在竭力利用时间吗?

同样坐在琴凳上,练习方法的不同,导致的效果截然不同.同样花费了时间,其“效率”却大相径庭.总之,钢琴的练习必须遵循科学有效的方法,相信以上谈的几种练习方法会对钢琴的学习者有所帮助.只要大家能掌握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既苦练,更巧练,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结语 
 
在各种音乐比赛、考试、演奏的场合中看着太多学生在台上不知所措,希望学琴的学生们能更愉快有效的面对钢琴,面对音乐,但是当学生在台上自信无误的演奏的那一刻,一切的辛劳化为乌有,而师生共有的成就感就形成一股超越自我的力量,超永无止境的音乐道路上迈进。

参考文献

[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华乐出版社,2003.
[2] 张式谷、潘一飞编《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 童道锦、孙明珠编选《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6.P141,P142.
[4] 周广仁《钢琴演奏基础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0.P180.
[5] 张铭关于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音乐探索》,2003年第3期.
[6][德]卡尔·莱墨尔瓦尔特·吉泽金著,姜丹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版.
[7]《钢琴艺术》编辑部华乐出版社编辑部编:《怎样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华乐出版社2003年第1版.
[8]吴铁英孙明珠著:《简明钢琴教学法》,华乐出版社1997年北京第1版.
[9][苏]涅高兹著,汪启璋吴佩华译:《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北京第1版.
[10]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文出版公司1999年第1版.
[11]司徒璧春陈朗秋编著:《钢琴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